Continental GT Convertible

3,996

c.c.

1

車型

1880

車款介紹

規格

配備

試車報告/相關報導

車系沿革

事件簿

展示中心

加入比較

張為揚

撰文

Bentley 提供

攝影

16,030

2025

7月

17

不只在第一天的活動中,為遠道而來的全球媒體們、安排了總里程 345 公里的小改款 Bentayga Speed 試駕,為了讓行程更豐富,原廠還在第二天的一大早,準備了標準版和 Azure 版 Continental GT、Continental GT Convertible 與 Flying Spur 的短程體驗;不過,由於我們當天早上 10 點半就得搭乘 Bentayga EWB 接駁車前往機場,所以筆者便挑選了在臺灣恐怕很難試駕到、原廠 2025 年 4 月才追加發表的大改款 Continental GT Convertible Azure。

由於試車組 2025 年 3 月才剛試駕過性能強悍的 Continental GT Speed,並對其性能表現與油電系統運作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非常好奇「標準」版 Continental GT/GTC 與 Speed 版到底有什麼差異。

入門.但其實一點也不「入門」

預計 2025 年第四季隨標準版 Continental GT/Azure 導入國內、採接單引進的標準版 Continental GT Convertible (簡稱 Continental GTC) 和 Continental GTC Azure,雖然在車系編成定位上,屬於 2024 年 10 月全球首演之大改款第 4 代 Continental GTC 車系的「入門」車型,但是 Continental GTC 與設定上更優雅奢華的 Continental GTC Azure,其實可一點都不入門。

新世代 Continental GT/GTC Speed 已於 2024 年 10 月在臺發表,這次試駕的標準版 Continental GT/GTC Azure 與標準版 Continental GT/GTC 則是預計 2025 年第四季導入。

因為外觀設計上,標準版 Continental GTC 和標準版 Continental GTC Azure 也都保有來自限量 Bacalar 和 Batur 的基因、配置無邊界式的引擎蓋,且一樣能看得見 Bentley 雙門 GT 跑車的經典線條及輪廓,以及由 120 顆 LED 組成的橢圓形矩陣 LED 頭燈組與 LED 尾燈組。

標準版 Continental GTC 和這次筆者試駕的 Continental GTC Azure,邊框鍍鉻的水箱護罩內、加上了 11 條垂直的隔柵,並換上亮黑色的前保險桿下擾流與菱形格柵。

而且設計師還在這兩款車型的水箱護罩內、加入了 11 條垂直的隔柵,並換上亮黑色的前保險桿下擾流與菱形格柵,且配置全新 22 吋銀色亮面切割專屬輪圈,還在 Continental GTC Azure 車型的前葉子鈑鑲有「Azure」字樣,巧妙地透過細節的重新潤飾、營造了不同於 Continental GTC Speed 的雅緻風味。

標準版 Continental GT/GTC 雖然同樣搭載由 120 顆 LED 組成的橢圓形矩陣 LED 頭燈組與 LED 尾燈組,但頭燈組的內部與尾燈組的中央的紅色反光版,細節設計都與「Speed」車型不同。
Continental GT/GTCC Azure 車型的前葉子鈑,均鑲有車型專屬的「Azure」字樣。

打開僅需 19 秒 (可在時速 48 公里以內行進間作動) 便可完成開篷或關篷的電動軟頂後,Continental GTC 與 Continental GTC Azure 的 2+2 布局座艙內,除了一樣配備了全數位的儀表板,也搭載了沿用自前代車型的三面翻轉中控面板 (Bentley Rotating Display),能分別呈現 12.3 吋高解析度顯示幕、附三枚指針的模擬錶盤與整塊手工飾面。

Continental GTC (圖下) 與 Continental GTC Azure (圖上) 一樣採 2+2 的座椅布局,電動軟頂僅需 19 秒便可完成開篷或關篷,並能在時速 48 公里以內行進間作動。

此外,「Azure」車型的座椅與車門飾板還採用了 3D 舒適風格菱形織法,並於座椅頭枕和迎賓門檻飾板點綴有「Azure」標誌、座椅甚至擁有能讓駕駛與乘客在冬陽下舒適開篷巡航的頸部加熱功能。

Continental GT/GTC Azure 的座椅與車門飾板,採用了 3D 舒適風格菱形織法,並於座椅頭枕和迎賓門檻飾板點綴有「Azure」標誌。
廣  告

動力少一點、浪漫多一點

至於性能表現方面,儘管「只」是標準版的 Continental GTC Azure,但是 Bentley 的工程團隊依舊替標準版的 Continental GT/GTC 和 Continental GT Azure/GTC Azure、搭載了與 Continental GT Speed/GTC Speed 相同的「高性能混合動力系統 (High Performance Hybrid powertrain)」,也就是那套目前 Bentley 旗下最強悍的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插電式油電動力系統。

就算「只」是標準版 Continental GTC Azure,但是 Bentley 依舊替它搭載了與 Continental GT Speed/GTC Speed 相同的「高性能混合動力系統」,也就是目前 Bentley 最強悍的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插電式油電動力系統。

不同的是,由於不用扛著與對手「輸贏」、沉重的「Speed」招牌,所以標準/Azure 版 Continental GT/GTC 的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 (實際排氣量為 3,996c.c.)、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輸出已調降為 519 匹 (PS) 和 78.5 公斤米,馬達 (電池容量 25.9kWh) 輸出則維持 190 匹/45.9 公斤米,因此 Continental GTC Azure 的綜效馬力/扭力輸出值為 680 匹 (PS)/94.8 公斤米,確實沒有 Continental GT/GTC Speed 的 782 匹 (PS)/102 公斤米那麼亮眼。

儘管搭載了同一套的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插電式油電動力系統,但是圖上扛著「Speed」性能招牌的 Continental GT Speed,綜效馬力已來到 782 匹 (PS)。

然而,如果你以為 Continental GTC Azure 的性能表現就不夠看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搭配 8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與四輪驅動系統後,Continental GTC Azure 依舊僅需短短 3.9 秒 (Continental GTC Speed 則僅需 3.4 秒)、就能由靜止加速到時速 100 公里,極速則可達時速 270 公里 (Continental GTC Speed 極速為 285 公里),且同樣擁有 80 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

儘管數據上可能沒有那麼讓人驚艷,但其實只要油門踩重一點,Continental GTC Azure 就能提供非常強大且源源不絕的動力,而且「油」與「電」之間的配合就像默契十足的投捕搭檔一樣。

而且實際上路後,儘管數據上可能沒有那麼讓人驚艷,但與筆者幾個月前才剛試駕的 Continental GT Speed 相比,其實駕駛只要油門踩重一點,Continental GTC Azure 就能提供幾乎一樣強大且源源不絕的線性動力,而且「油」與「電」之間的配合完全沒有頓挫,動靜之間、就像默契十足的棒球投捕搭檔一樣。

前/後車身配重比例 49:51 的 Continental GTC Azure,跑起來不僅保有 Bentley 四驅 GT 跑車一直擁有的穩定性與循跡性,還多了新世代 Continental GT/GTC 靈活的轉向操控與更小的側頃。

比較可惜的是,雖然原廠這次在我們下榻飯店的附近、安排了一段車程大約 25 分鐘的蜿蜒山路,但是因為馬上就得踏上歸途了,所以我們只有淺嚐 Continental GTC Azure 採雙氣室設計的懸吊系統及 Bentley 動態駕駛系統 (Bentley Dynamic Ride);但不得不說,擁有四輪驅動、四輪轉向系統,且前/後車身配重比例 49:51 的 Continental GTC Azure,跑起來不僅保有 Bentley 四驅 GT 跑車一直擁有的穩定性與循跡性,以及新世代 Continental GT/GTC 車系靈活的轉向操控與更小的側頃,更多了一份能夠擁抱天空的浪漫……

最近瀏覽車型

Bentley
加入比較
Continental GT Convertible
1880
Maserati
加入比較
GranTurismo Folgore
899
Mercedes-Benz
加入比較
E-Class Estate
325
BMW
加入比較
i7
598-888
Volkswagen
加入比較
Tiguan Allspace
168.8-210.8
BMW
加入比較
i5
329-485
Audi
加入比較
TT
277
Mazda
加入比較
CX-60
118.9-171.9
Infiniti
加入比較
QX55
222.5-255
Luxgen
加入比較
URX Neo
83.9-100.9

比較清單

開始比較

取消比較